close

2021年第49週:11/29~12/05 嘗試經典訓練課表

--

1.本週平均體重68.4公斤,比上週增重0.5公斤。體重增加還是很快,要保持平常心🤣。又到了月底測量InBody時間 (數據為10/31→11/30)

  • 體重68.2→69.1 kg🔺(+0.9)
  • 骨骼肌34.7→35.0 kg🔺(+0.3)
  • 體脂肪7.2→7.7 kg🔺(+0.5)
  • BMI 22.0→22.3🔺(+0.3)
  • 體脂率10.5→11.1%🔺(+0.6)
  • 基礎代謝1688→1697 kcal🔺(+9)
  • 內臟脂肪等級2→2

檢討:

增肌真的很困難,熱量和蛋白質硬催下去後,僅增加0.3公斤的肌肉,體脂肪也毫不留情地增加了。(但InBody給出的評分進步了,可能是肌肉的正向權重高於脂肪負向權重)增肌是八分練兩分吃,看來是訓練量和方式達到瓶頸期。

幫忙測InBody的健身房教練建議要加大訓練量,每次鍛鍊專注練一個部位,刺激量才夠大,而且飲食要再放寬,減脂是等變成巨巨之後的事情。教練的建議是主流健身增肌理論,但是我想到的是,以後不能常到健身房,訓練量勢必會不足。健康/體態/力量,要抓一個平衡點,這是明年最大課題。

 

2.肌肉量進步緩慢,想改變一下訓練課表。由於我的時間相對自由,決定採用健身房教練建議:「每次鍛鍊專注練一個部位」的原則,收集整理網路上的資訊,比較經典的是「推拉腿」。「推」代表推的動作,就是練胸部、肩部和肱三頭肌;「拉」就是背部和肱二頭肌;「腿」就是練腿,建議加上核心肌群。安排原則就是:推-拉-腿-推-拉-腿...循環,每次獨立部位練到力竭後可以休息兩天,而且每次最少只需要40~50分鐘,看似很合理的課表,但是有容易過勞的問題。

 

3.嘗試「推拉腿」課表。一開始野心太大,第一天的「推」,練了太多項目,時間耗費太久(兩小時),雖然有刺激到肌肉,但造成肩部外旋肌群夾擠疼痛的問題,往後還是適可而止,把每次主練部位的項目降到2~3種,感覺過勞的時候,彈性休息一天。最優先原則還是要避免受傷。

--
🔰本週重訓進步項目:
1.蹬腿機 93 → 100 公斤 
2.滑輪腹肌側彎 54 → 64 公斤 
--
🔰新嘗試項目:
1.啞鈴臥推飛鳥 2x8 次
2.站姿滑輪三頭肌屈伸 27 公斤
3.槓片前平舉 10 公斤
--
🔰三大健身動作記錄:(自由重量)
1.深蹲 102.5→105 kg
2.平躺臥推 85 kg(挑戰90kg 5RM成功)
3.硬舉 102.5→110 kg(挑戰115kg 8RM一組成功)
--

🔰週間小米體脂計平均重量數據 (48週→49週)

上週67.9→本週68.4 kg🔺(+0.5)

--

🔰InBody數據 (10/31→11/30)

  • 體重68.2→69.1 kg🔺(+0.9)
  • 骨骼肌34.7→35.0 kg🔺(+0.3)
  • 體脂肪7.2→7.7 kg🔺(+0.5)
  • BMI 22.0→22.3🔺(+0.3)
  • 體脂率10.5→11.1%🔺(+0.6)
  • 基礎代謝1688→1697 kcal🔺(+9)
  • 內臟脂肪等級2→2
--
延伸閱讀: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無疆旅者 的頭像
    無疆旅者

    無疆旅者 Borderless Traveler

    無疆旅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